教学目标:
1、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,争取背诵下来。
2、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。
3、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。
重点及难点:
生僻词的意思及对子歌中的古代情趣。
教学准备:
时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,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,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。在古代,自私塾的幼童起,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,对声调、音律、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。因此,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,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《声律启蒙》,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。《声律启蒙》是训练儿童应对、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,分为上下卷。按韵分编,包罗天文、地理、花木、鸟兽、人物、器物等的虚实应对。从单字对到双字对,三字对、五字对、七字对到十一字对,声韵协调,琅琅上口,从中得到语音、词汇、修辞的训练。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,读起来,如唱歌般。较之其它全用三言、四言句式更见韵味。这类读物,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,经久不衰。明清以来,如《训蒙骈句》、《笠翁对韵》等书,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,并得以广泛流传。
教学时数:一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谈话导入,介绍“对子”。
对子就是对偶的词句。对偶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。比如: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。对子歌的内容包罗天文、地理、花木、鸟兽、人物、器物等的虚实应对。从单字到双字对,三字对,五字对,七字对到十一字对,分韵排列,声调和谐,节奏响亮,对仗工整,义理健康,读来抑扬顿挫,朗朗上口,从中得到语音、词汇、修辞的训练。古人在学律诗时,就先学写对子。学好对仗句,是学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。因此,古时私塾学童首先学“对对子”。
对联是汉语家园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。学习对对联的基础是古代蒙学的对子歌,我们z已经接触了《对子歌》,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二首。
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对联。
二、利用多种方式熟读课文
1.范读课文。注意其中的字音。
2.学生自由练读。
3.指生朗读并正音。
4.在停顿、延长和语调的高低变化上。
5.再次朗读,感受对子整齐的结构美,和谐的音韵美,凝练的内容美,深远的意境美。
6.找一找,对子歌中蕴含了哪些相对的词语。
7.小组讨论:这些相对的词语中,有哪些词语不懂?现在小组内交流,再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。
8.读出对子歌的节奏感和韵律,小组比赛。
三、拓展与运用。
1.读一读。这是杭州孤山公园内的一副对联,全用叠音写成,而且还可以回文倒念,它起到了绘形绘色的作用。首先要认真地读,读出韵律、节奏,背诵、积累;再让学生试着画一画,说一说,上下两联哪些词语相对。
水水 山山 处处 明明 秀秀
│ │ │ │ │
晴晴 雨雨 时时 好好 奇奇
2.写一写:
溪对谷,
水对—,
峻岭对——。
3.了解对联这种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,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汉字文化。
四、当堂积累
1.齐读,齐背。
2.同桌互相考:我出上联你对下联。
五、留作业
1.背诵课文。
2.背诵并默写《对子歌》
六.板书设计
对子歌
牛女二星河左右 参商两曜斗西东
对仗工整